安全技术措施类别
安全技术措施是生产经营单位为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人身伤害和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生产安全所采取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
---|---|
消除危险源 | 隔离 |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 设置薄弱环节 |
隔离 | 个体防护 |
故障-安全设计 | 避难与救援 |
减少故障和失误(含安全监控系统) | 安全监控系统 |
(一)本质安全措施
技术措施 | 措施举例 | 相关安全设施 |
---|---|---|
消除危险源 | 设备设施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合适的工艺技术和动力源,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 | 防爆设施 |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 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 | 静电释放器等作业场所防护设施 |
设置薄弱环节 | 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 | 压力容器的安全阀、气瓶上的爆破片、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等 |
故障-安全设计 | 通过设计,使得系统、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处于低能状态,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 | 紧急处理设施 |
减少故障和失误 | 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 检测、报警设施 |
(二)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
技术措施 | 措施举例 | 相关安全设施 |
---|---|---|
隔离 | 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 |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防护栏等作业场所防护设施、防止火灾蔓延设施 |
个体防护 | 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 | 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 |
避难与救援 | 设置避难场所,按照撤退路线迅速撤离,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力量 | 应急救援设施、逃生避难设施、灭火设施、紧急个体处置设施 |
(三)使用信息: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计划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公会、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参与,共同研究,也可同时发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共同提出。
(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原则
- 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必要性: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承受能力) - 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 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
(1)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
每一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 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
- 措施名称。
- 措施目的和内容。
- 经费预算及来源。
- 实施部门和负责人。
- 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 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对有些单项投入费用较大的安全技术措施,还应进行可行性论证,从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方面进行比较,编制单独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上级主管或邀请专家进行评审。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等技术措施,大体可分以下4类。
①安全技术措施 ②卫生技术措施
③辅助措施 ④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应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总名称表》执行,以保证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合理使用。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范围 | 作用 | 例如 |
---|---|---|
安全技术措施 | 指以防止工伤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 | 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防火防爆装置等。 |
卫生技术措施 | 改善对职工身体健康有害的生产环境条件、防止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技术措施 | 防尘、防毒、防噪声与振动、通风、降温、防寒、防辐射等装置或设施。 |
辅助措施 | 保证工业卫生方面所必需的房屋及一切卫生性保障措施 | 尘毒作业人员的淋浴室、更衣室或存衣箱、消毒室、妇女卫生室、急救室等。 |
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 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有关宣传教育设备、仪器、教材和场所等 | 安全教育室,安全卫生教材、挂图、宣传画、培训室、安全卫生展览等。 |
(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
- 确定编制时间
- 布置
- 确定项目和内容
- 编制
- 审批
- 下达
- 实施
- 监督检查
(1)确定编制时间
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般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物资采购等计划同时编制。
(2)布置
企业领导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向下属单位或职能部门提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具体要求,并就有关工作进行布置。
(3)确定项目和内容
下属单位:调查和分析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征求群众意见->确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和主体内容->报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上报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进行审查、平衡、汇总->确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报有关领导审批
(4)编制
审批后,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下属单位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方案,经讨论后,送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
(5)审批
上级安全、技术、计划管理部门联合会审后,报单位有关领导审批。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审批。
(6)下达
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审批意见,召集有关部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审查、核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通过后,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7)实施
各执行部门按要求实施计划。已完成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要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时一般应注意:所有材料、成品等必须经检验部门检验;外购设备必须有质量证明书;负责单位应向安全技术部门填报竣工验收单,由安全技术部门组织有关单位验收。
(8)监督检查
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企业领导在检查生产计划的同时,应同时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完成情况。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部门应经常了解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的实施情况,协助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及时汇报并督促有关单位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