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获取隐患信息,提前进行预测警报,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企业要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出现事故征兆后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
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
(二)预警的任务
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完成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与控制。
(三)预警的特点
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
二、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
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
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预控对策系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
(一)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是预警系统主要的硬件部分,其功能是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
(二)预警信息系统
预警信息系统负责对信息的存储、处理、识别;
(三)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主要完成指标的选取、预警准则和阈值的确定;
(四)预测评价系统
预警评价系统主要是完成评价对象的选择,根据预警准则选择预警评价方法,给出评价结果,再根据危险级别状态进行报警。
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
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四级预警。
级别 | 严重程度 | 颜色 | 安全状态 |
---|---|---|---|
I | 特别严重 | 红色 | 安全状况特别严重 |
II | 严重 | 橙色 | 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 |
III | 较重 | 黄色 | 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 |
IV | 一般 | 蓝色 | 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