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与器材

一、消防设施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 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3. 自动灭火系统
    • 自动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和水喷雾灭火系统。
    • 自动气体灭火系统:CO2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 自动泡沫灭火系统:
      •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20倍。
      • 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20≤发泡倍数≤200。
      • 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200<发泡倍数。
  4. 防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

(一)消防供水系统

(1)消防水泵房

  1. 其位置宜设在被保护区域(化工装置区、油罐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其地坪宜高于油罐区地坪标高,并应避开油罐事故可能波及的部位。
  2. 消防冷却水供水泵房可与泡沫供水泵房合建,其规模应满足所在被保护区域灭一次最大火灾的需要。
  3.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且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消防水泵房的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水泵房应采取防水淹的技术措施。
  4. 消防水泵应在接到报警后2min以内投入运行,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消防水泵应能依靠管网压降信号自动启动。
  5. 消防水泵房的位置应保证起泵后5min内,将消防冷却水和泡沫混合液送到任何一个着火点。
  6. 一组消防水泵应设不少于两条吸水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一组消防水泵应设不少于两条的输水干管与消防给水环状管网连接;
  7.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杆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当管径超过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
  8. 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明杆闸阀;当采用蝶阀时,应带有自锁装置;当管径大于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

(2)消防泵的检查与维护管理

设备周期检查内容
消防水泵 每日柴油机消防水泵的启动电池的电量
每周柴油机消防水泵储油箱的储油量
模拟自动控制的条件,自动启动消防水泵运转一次,且自动记录巡检情况
每月手动启动消防水泵运行一次
检查供电电源的情况
检查自动巡检记录(水泵自动启动)
每季度试验消防水泵的出流量和压力
稳压泵 每日停泵启泵压力和启泵次数,作记录
稳压罐 每月压力和有效容积

(2)消防水池

  1. 消防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500m³时,宜设两格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当大于1000m³时,应设置能独立使用的两座消防水池。每格(或座)消防水池应设置独立的出水管,并应设置满足最低有效水位的连通管,且其管径应能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要求。
  2. 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置取水口(井),且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0m。
  3. 取水口(井)与建筑物(水泵房除外)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4. 取水口(井)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等构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40m,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距离不宜小于60m,当采取防止辐射热保护措施时,可减为40m。
  5. 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大于48h,但当消防水池有效总容积大于2000m³时,不应大于96h。
  6. 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7. 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消防水池水位的装置,同时应有最高和最低报警水位。
  8. 消防水池的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还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

(3)高位消防水箱

  1. 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当建筑体积小于20000m³时,不宜低于0.07MPa;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应根据喷头灭火需求压力确定,但最小不应小于0.10MPa。

(二)室内外消火栓

  1.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的栓口;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2. 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3. 室内消火栓应采用DN65室内消火栓,并可与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水龙设置在同一箱体内;应配置公称直径65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不宜超过25.0m,并宜配置当量喷嘴直径16mm或19mm的消防水枪。
  4. 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等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3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其他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2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0m计算。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喷系统功能检查。应按照各类系统的设计规定进行系统功能动态模拟试验。

(1)每两个月应对水流指示器进行一次功能试验,利用管网末端试水装置排水,水流指示器应动作,消防控制中心应有信号显示。

(2)每个季度应对报警阀进行一次功能试验,打开系统侧放水,报警阀瓣开启,延时器底部有水排出并延时5~90s内报警装置应开始连续报警;水力警铃应发出响亮的报警声,压力开关应接通电路报警,消防控制中心有显示,并应启动消防水泵。

(四)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组成,复杂的系统还包括消防控制设备。

(1)触发器件

触发器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大型石化企业的甲、乙类装置区及罐区四周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2)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探测区域和目的)分为点型火灾探测器、线型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感光式火灾探测器、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感温式火灾探测器、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 感烟探测器—探测火灾现场烟气浓度,维护简单、探测灵敏度高,适用于早期探测(优先选择)。
  • 感温探测器—探测火灾现场异常温度,维护简单、反馈慢但是稳定性高,适用于火灾的勘定。
  • 感光探测器—区域型探测器,灵敏度高,但维护成本高,适用于早期探测。
  • 复合探测器—同时具备多种探测功能。
  • 点型探测器—监测探测器设施范围内的圆形区域,针对保护面全覆盖,单点故障容易导致出现漏保护区,单点设备过多维护保养相对困难。
  • 线型探测器—探测大空间、跨度较大的区域类火灾。
  • 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火灾探测器的基本功能是对烟雾、温度、火焰(光)和燃烧气体等火灾参量作出有效反应,通过敏感元件,将表征火灾参量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同种类的火灾探测器适用不同场合。

感光式1)红外火焰探测器:适用于有大量烟雾存在的火场
2)紫外火焰探测器
① 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场所
② 特别适用于火灾初期不产生烟雾场所。
【例如】油井、输油站、液化气罐、生产储存酒精或石油的场所。
—————————————————————-
1)适用于监视有易燃物质区域的火灾发生。
2)特别适用于没有阴燃阶段的燃料火灾的早期检测报警(如醇类、汽油、煤气等易燃液体、气体火灾)。
感烟式1)点型
①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对黑烟灵敏度高;装设放射性元素,环境污染,威胁生命安全。
② 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对黑烟灵敏度低,对白烟灵敏度较高。
 2)线型(红外光束型):无遮挡大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宜选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
感温式1)定温火灾探测器:达到或超过预定温度值。
2)差温式:升温速率超过预定值。
3)差定温:综合响应温度和升温速率。
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1)按所监测的可燃气体的密度选择安装位置:
① 密度>空气,安装在泄漏处下部,距地≤0.5m。
② 密度<空气,安装在可能泄漏处上部或屋内顶棚上。
2)不宜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位置:
① 风速≥0.5m/s,气体无法滞留的场所。
② 经常有热气、水滴、油烟存在的场所。
③ 环境温度经常超过40℃的场所。
④ 存在铅离子或有硫化氢气体存在的场所。
⑤ 有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存在的场所。
3)应至少每季检查一次探测器是否工作正常。
【例如】可用棉球蘸酒精去靠近探测器进行检测。

(3)火灾不同阶段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 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
  2. 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3. 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4. 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4)不同环境条件下探测器的选择

对于不同环境条件下,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产生无烟火灾、有大量的粉尘,或在正常情况下有烟和蒸汽滞留的房间等场所,宜选择感温探测器,而不宜选择感烟探测器。
  2. 对于可能产生引燃火或发生火灾不及时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择感温探测器,而宜选择感烟探测器。
  3. 对于可能发生无焰火灾、探测器镜头容易被污染或视线被遮挡,以及在正常情况下有明火作业或有X射线等影响的场所,不宜选择火焰探测器。
  4. 对于无遮挡的大空间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选择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
  5. 对于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桥架,配电装置、开关设备、变压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控制室、计算机室的闷顶内、地板下及重要设施隐蔽处,以及其他环境恶劣不适合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危险场所,宜选择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
  6. 对于可能产生油类火灾且环境恶劣的场所,以及不易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夹层、闷顶等,宜选择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

(3)消防控制室

  1.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二、消防器材
  1. 灭火器
  2. 消防梯
  3. 消防水带
  4. 消防水枪
  5. 消防车

(一)灭火器

(1)灭火剂的灭火机理

灭火剂是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中止燃烧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不同。

破坏燃烧四要素:

  • 隔绝可燃物——隔离
  • 隔绝氧化剂——窒息
  • 消除点火源——冷却
  • 抑制链式反应自由基——化学抑制
灭火剂隔离窒息冷却化学抑制
×
CO2、IG541××
七氟丙烷×
泡沫××
干粉×××

(2)灭火剂的适用范围

灭火剂适用不适用
可燃固体物质火灾,即A类火灾1)密度<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汽油、煤油、柴油等)
2)遇水产生燃烧物质的火灾(钾、钠、碳化钙)
3)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4)未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
5)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泡沫脂类、石油产品等B类火灾以及木材等A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主要应用于油罐区、液化烃罐区、地下油库、汽车库、油轮、冷库等场所的失控性大火)C、D、E类火灾
气体A、B、C、E类火灾(主要应用于精密仪器火灾、一般电气火灾)1)活泼金属钾、镁、钠、铝等及其金属过氧化物(过氧化钾、过氧化钠)
2)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锰酸钾、亚硝酸盐、重铬酸盐等
干粉BC干粉:B、C、E类火灾
ABC干粉:A、B、C、E类火灾
轻金属火灾

(3)《灭火器维修》(GA95-2015):自出厂日期算起,达到以下年限的,应报废:

  • 二氧化碳灭火器:满12年。
  • 水基型灭火器(储气瓶式):满6年;
  • 干粉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满10年;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