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危险区域

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的影响因素

(1)释放源是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基础

释放源级别:

  1. 连续释放源:连续释放、长时间释放或短时间频繁释放。
  2. 一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周期性释放或偶然释放。
  3. 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释放或不经常且短时间释放。

(2)通风情况是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重要因素

通风条件:

  1. 通风分为自然通风、一般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
  2. 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3. 良好的通风标志是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1/4以下。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原则

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时,应综合考虑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先按释放源级别划分区域,再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

  1. 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可划分为0区,第一级释放源可划分为1区,第二级释放源可划分为2区。
  2. 通风良好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3. 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1. 当危险物质释放量越大、浓度越高、爆炸下限越低、闪点越低、温度越高、通风越差时,爆炸危险区域越大。
  2. 利用堤或墙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3. 建筑物内部宜以厂房为单位划定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4. 厂房空间大的,释放源释放易燃物质量少,可按厂房内部空间划定区域范围,且必须充分考虑危险气体的密度和通风条件。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举例

易燃物质重于空气,设在户外地坪上的储罐: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