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

静电导致火灾爆炸的条件有5个:产生静电电荷;有足够的电压产生火花;有能引起火花放电的合适间隙;产生的电火花要有足够的能量;在放电间隙及周围环境中有易燃易爆混合物。

防止静电危害要控制静电的产生、防止静电的积累。

  • 控制静电的产生主要是控制工艺过程和控制工艺过程中所用材料的选择;
  • 控制静电的积累主要是设法加速静电的泄漏和中和,使静电不超过安全限度。

具体的方法有工艺控制法、泄漏导走法、中和电荷法、封闭削尖法和防止人体带静电。

一、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一)限制输送速度

对液体物料来说,流速越小、弯曲和变径越少相对来说产生的静电越少,也越容易被导除。

(二)加快静电电荷的逸散

在产生静电的任何工艺过程中,总是包含着产生和逸散两个区域。逸散就是指电荷自带电体上泄漏消散。

(1)缓冲器:输送液体物料时,在管道末端加缓冲器,流速减慢时消散显著;

(2)静置时间:经输油管注入贮罐后静置一段时间,确保电荷消散。

(3)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例如,为了避免液体在容器内喷溅,应从底部注油或将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液面下。

(4)消除杂质:管道内混有杂质时,有类似粉体起电的作用,静电发生量将增大。

(5)材料的选用:选择相互摩擦或接触的两种物质在静电序列表中位置相近的,减少静电产生。

(6)适当安排物料的投入顺序

(7)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如充惰性气体。

(二)泄漏导走法

采用空气增湿、加抗静电添加剂、静电接地和规定静止时间的方法,使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漏消散。

(1)空气增湿: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只是加快静电的泄漏,还能提高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2)加抗静电添加剂:可以使绝缘材料增加吸湿性或离子性,降低电阻率。对于悬浮的粉状或雾状物质,则任何防静电添加剂都无效。

(3)静电接地连接:只能消除导体上的静电而不能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4)静止时间:装卸完成后,停止一段时间再作业。经输油管注入容器、储罐的液体物料带入一定量的静电荷。不准在停泵后马上检尺、取样,小容积槽车装完1-2min后即可取样。

(三)中和电荷法

绝缘体上的静电不能用接地法消除,但可利用极性相反的电荷中和原理以减少带电上的静电量,即中和电荷法。如静电消除器。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