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生理反应
-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
- 小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刺激,使人体组织发生变异。
- 电流对机体除直接起作用外,还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
- 数十至数百毫安的小电流通过人体短时间使人致命的最危险的原因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 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心脏每分钟颤动1000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律。
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 电流大小
- 电流持续时间
- 电流途径
- 电流种类
- 个体特征
(1)电流大小的影响
- 感知电流: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生理伤害。感知概率为50%的感知电流,成年男子为1.1mA,成年女子为0.7mA,最小感知电流为0.5mA,且与时间无关。
- 摆脱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等有关。摆脱概率为50%的摆脱电流,成年男子约为16mA,女子约为10.5mA。
- 室颤电流
- 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室颤电流为50mA。
- 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跳动周期,室颤电流为500mA。
- 电流持续时间在0.1s以下,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安电流才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2)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
- 持续时间越长,积累局外电能越多,室颤电流减小。
- 持续时间越长,必然重合心脏易损期,危险性增大。
- 持续时间越长,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危险性增大。
- 持续时间越长,中枢神经反射越强烈,危险性增大。
(3)电流途径的影响
- 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没有绝对安全的途径。
- 左手至胸部途径的心脏电流系数为1.5,是最危险的途径。

(4)电流种类的影响
- 50Hz是人们接触最多的频率,也是最危险的频率。
- 直流电流的作用
- 直流电流感知阈值约为2mA。
- 300mA以下的直流电流,没有确定的摆脱阈值。
- 冲击电流的作用
- 冲击电流指作用时间0.1-10ms的电流,冲击电流有感知阈值、疼痛界限和室颤阈值,没有摆脱阈值。
(5)个体特征的影响
- 身体健康、肌肉发达者摆脱电流较大。
- 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病的人电击后的危险性较大。
- 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对电击后果也有影响。
- 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为男性的2/3。